超聲波塑料焊接機的壓力調試是確保工件貼合緊密、熔接均勻的關鍵,需結合工件材質、結構及焊接階段(預壓、焊接、保壓)分步優化,具體步驟如下:

一、明確壓力調試的前提
1. 設備檢查:確認氣動系統(氣源壓力0.4-0.6MPa,無漏氣)、壓力調節閥、氣缸運行正常,壓力顯示值與實際輸出一致(可通過壓力表校準)。
2. 工件特性:
- 薄壁/軟質工件(如PE薄膜、PP薄片):需低壓力(避免壓傷)。
- 厚壁/硬質工件(如ABS外殼、尼龍零件):需較高壓力(確保熔接面貼合)。
- 帶精密結構(如電子元件、紋路表面):壓力需精準控制,防止變形或損壞。
二、壓力調試的具體步驟(分階段)
1. 預壓壓力調試(核心:固定工件,確保貼合)
- 作用:焊接前將工件壓緊,消除間隙,保證焊頭與工件接觸均勻。
- 操作步驟:
1. 初始設定:根據工件重量,預壓壓力設為0.05-0.15MPa(輕工件0.05-0.1MPa,重工件0.1-0.15MPa)。
2. 試壓驗證:
- 啟動預壓動作(不開啟超聲波),觀察工件是否被平穩固定,無滑動、傾斜。
- 若工件松動:增加0.02-0.05MPa,直至穩定。
- 若工件表面出現壓痕:降低0.02-0.05MPa,或墊軟質墊片(如硅膠墊)保護。
2. 焊接壓力調試(核心:促進熔料流動,保證結合強度)
- 作用:在超聲波振動時施加壓力,使熔融塑料填充焊縫,形成有效結合。
- 操作步驟:
1. 初始設定:基于材料硬度,焊接壓力起步為0.1-0.3MPa(軟塑料0.1-0.2MPa,硬塑料0.2-0.3MPa)。
2. 首次試焊(配合已確定的振幅和短時間0.2-0.3s):
- 若焊縫未熔合、有縫隙:壓力不足,增加0.05MPa(每次增幅不超過0.1MPa,避免突然過大導致工件移位)。
- 若熔料溢出過多、工件變形:壓力過高,降低0.05MPa,同時可縮短焊接時間平衡效果。
3. 優化細節:
- 對異形工件(如曲面、階梯結構),重點檢查難焊部位:若局部未熔合,可微調壓力(±0.03MPa),或配合分段壓力(如先低后高)。
- 確保壓力均勻:若工件某側溢料多、另一側未熔合,可能是焊頭傾斜導致壓力不均,需先校準機械對位再調壓力。
3. 保壓壓力調試(核心:定型防縮,減少氣泡)
- 作用:焊接結束后保持壓力,使熔融塑料在冷卻時定型,避免因收縮產生縫隙或氣泡。
- 操作步驟:
1. 初始設定:保壓壓力通常為焊接壓力的50%-80%(如焊接壓力0.2MPa,保壓設0.1-0.16MPa)。
2. 驗證調整:
- 若焊縫出現凹陷或縮孔:保壓不足,增加0.02-0.05MPa。
- 若保壓階段工件變形加劇:保壓過高,降低0.02-0.05MPa,或縮短保壓時間(通常0.1-0.3s)。
三、壓力與其他參數的匹配驗證
1. 壓力與振幅:高振幅時需適當降低壓力(避免過度熔損),低振幅時可略提高壓力(促進熔合)。
2. 壓力與時間:壓力過大時,可縮短焊接時間;壓力偏小時,可延長時間(但需防止工件過熱)。
3. 批量驗證:連續試焊5-10件,檢查所有工件的焊接一致性(無個別虛焊或過焊),確認壓力參數穩定。
四、注意事項
1. 壓力調整需循序漸進,每次增幅不超過0.1MPa,防止沖擊損傷工件或設備。
2. 氣源壓力波動會影響輸出穩定性,建議加裝穩壓閥(確保氣源壓力波動≤±0.02MPa)。
3. 更換工件后,即使材質相同,也需重新調試壓力(因結構差異可能導致壓力需求變化)。


客服1